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为“太行泉城”注入持久动能
来源: 长城网  张思瑶
2025-09-28 14:14:58
分享:

  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思瑶

  秋日太行,激情未息。随着最后一名冲线选手的欢呼,以“红川绿谷·骑行太行”为主题的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于9月27日在邢台信都区圆满落下帷幕。

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比赛现场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这场汇聚了全国千余名骑行健儿的国家级品牌赛事,不仅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,更以其显著的拉动效应和深远的影响力,为“太行泉城”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,开启了后赛事时代发展的新篇章。

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比赛现场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综合效益凸显 赛事经济赋能城市活力

  本次赛事成功实践了“办好一次赛,提升一座城”的初衷。短短数日,赛事的直接经济效益与衍生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。

比赛起点处展示的邢台特色产品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比赛起点处展示的邢台特色产品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据初步观察,赛事期间,信都区西部重点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,赛道沿线及主城区餐饮、旅游、零售消费市场活力迸发。配套举办的嘉年华系列活动,如匹克球邀请赛、青少年泵道挑战赛、非遗集市、邢襄美食惠等,形成了强大的“引流”效应,实现了从“观赛”到“体验”的消费模式转变,有效拉动了本地服务业增长。预先制定的文旅商“优惠包”政策广受好评,不仅让运动员、裁判员及游客切实受益,更全面展示了邢台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消费潜力,为后续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  城市品牌升华 “太行泉城”魅力完美彰显

  赛事成为展示邢台城市形象的最靓丽窗口。

赛道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串珠成链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通过央视、长城新媒体等各级媒体的高频次、多角度报道,邢台独特的太行山水、厚重的抗大红色文化、丰富的民俗非遗以及“太行泉城”的生态名片,随着选手们疾驰的车轮传遍全国。精心设计的赛道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串珠成链,让参赛者和观众在速度与激情中深度领略了邢台的魅力。

赛道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串珠成链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这场体育盛会,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让“红川绿谷·骑行太行”与“太行泉城、美丽邢台”的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,显著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。

  组织能力淬炼 城市治理迈上崭新台阶

  赛事的成功举办,是对邢台市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。

赛事保障贴心到位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赛事保障贴心到位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由市委、市政府高位推动,12个专项工作组构成的组委会高效协同运转,在安全保卫、交通组织、医疗救援、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实现了无缝衔接,确保了赛事全程安全、有序、精彩。

  赛事保障贴心到位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保障车辆。邢台市体育局 供图

  这套在大型活动实战中锤炼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和应急处理能力,已成为一笔宝贵的“赛事遗产”,将为未来城市日常管理和承办更大规模活动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模板,标志着邢台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。

  未来可期 从“赛事成功”到“遗产转化”

  赛事虽已落幕,但其产生的“长尾效应”正在持续发酵。邢台市正积极谋划赛后“遗产转化”文章。

  一方面,邢台正积极谋划将赛事的“流量”转化为产业发展的“留量”,借势赛事的品牌影响力,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,推动本地产业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、从“产品”向“品牌”跃升,聚力打造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自行车运动产业高地。

  另一方面,赛事新建或优化的基础设施,如整修一新的抗大路赛道、沿线植入的体育元素等,将继续服务于全民健身和体育旅游,转化为惠及市民的长期福祉。

  更重要的是,通过赛事建立起的跨领域合作模式和“体育+”融合发展思路,将持续赋能文商体旅产业,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,为邢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长久动力。

  车轮滚滚,奔向未来。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圆满收官,更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与梦想的新起点。它用实践证明了体育赛事的综合价值,也为“太行泉城”的明天描绘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图景。

关键词
邢台 自行车 骑行
责任编辑:张思瑶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