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车轮遇见文脉: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即将谱写邢台“体育+文化”融合新篇
来源: 长城网  张思瑶
2025-09-26 13:37:56
分享:

  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思瑶

  秋日的太行山,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一次深厚的文化展演。9月27日,以“红川绿谷·骑行太行”为主题的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即将鸣枪开赛。

  本次赛事突破单一体育竞技的范畴,匠心独运地将体育的活力与地域文化的魅力深度嫁接,让疾驰的车轮,成为丈量与传播邢台厚重文脉的独特标尺。

赛场周边氛围布置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林红 摄

  赛道即展廊 骑行路上邂逅历史与山河

  赛道的设计本身就是一次文化叙事的精心编排。主赛道从抱香谷骑行广场出发,蜿蜒于被誉为“红色之路”的抗大路,最终抵达雄奇壮丽的太行大峡谷。

赛场周边氛围布置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林红 摄

  这短短54公里的路程,实则是一条浓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走廊。选手们不仅在挑战爬坡与速度,更是在穿越历史:一侧是丹霞地貌、高山峡谷诉说的亿万年地质变迁,另一侧则是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承载的红色记忆。这种“移步换景、景中蕴史”的赛道规划,使竞技体育超越了体能比拼,升华为一场感受“太行泉城”独特气质的身心之旅,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邢台城市形象的亲历者和传播者。

  嘉年华即舞台 非遗点燃赛事激情

  如果说专业竞赛是赛事的“硬核”,那么自9月22日起持续六天的自行车运动嘉年华,则是展现邢台文化软实力的“大舞台”。组委会精心策划,让静态的文化遗产“动”起来,与热烈的赛事氛围同频共振。

  邢台1940老街区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 赵朝阳 摄

  在抱香谷骑行广场,非遗集市将汇聚民间匠心;威猛的平乡梅花拳、刚柔并济的王其和太极拳展演,彰显着武术之乡的底蕴;夜幕下,绚烂的打铁花表演将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。在抗大1940街区,“邢襄美食惠”活动更是让地方传统美食刺激味蕾。这些活动并非简单拼凑,而是深度嵌入赛事周期,实现了“一日比赛,多日体验;赛场竞技,场外有戏”,极大地丰富了赛事的内涵与外延。

  精神即内核 红色基因注入体育品格

  本次赛事更注重文化精神的融合与传承。组委会特意在前南峪景区组织“赛事+抗大精神”红色研学活动,将体育竞技所倡导的拼搏、坚持、超越自我与抗大“艰苦奋斗、英勇牺牲”的革命精神有机结合起来。

邢台1940老街区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 赵朝阳 摄

  这不仅为赛事注入了鲜明的红色文化基因,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体育精神洗礼课,使体育赛事承载起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。

  融合即未来 打造独具辨识度的文化体育IP

  邢台市通过此次公开赛,正积极探索一条“体育为体、文化为魂”的融合发展新路。将地方独有的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产业文化资源,通过赛事平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使之成为提升赛事魅力、增强游客体验、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要素。

  自行车乐园。邢台1940老街区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 赵朝阳 摄

  这不再是简单的“体育搭台、文化唱戏”,而是二者水乳交融,共同打造一个具有高辨识度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体育IP。

  当骑行的车轮滚过浸染历史的山川,当比赛的呐喊与非遗的韵律共鸣,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(邢台站)正用实际行动证明,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,不仅是速度的竞技,更是文化的盛宴。它让“红川绿谷·骑行太行”的主题愈发鲜活,也让“太行泉城、美丽邢台”的城市名片,因文化的深度赋能而更加璀璨夺目。

关键词
邢台 公路自行车
责任编辑:张思瑶
TOP